土木SITP实验班计划书
“土木SITP实验班”是根据上级相关部门文件精神和《关于培育建设“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实验班”的通知》要求,由土木工程学院选拔推荐、经学校组织评审获批组建的校级双创实验班。本班以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Students Innovation Training Program,简称SITP)为载体,对学生提供科技创新培训指导,激发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为契机,培养优质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为优秀科技创新竞赛作品的孵化和学生以此为基础开展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活动搭建服务平台。按照《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实验班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验班的具体工作计划。
一、培养目标
(1)围绕创新创业的教育宗旨,结合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实验班的服务管理体系,因材施教,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推进学科竞赛和大学生SITP计划的深度融合,建立“培训-项目-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培养模式。
(3)探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自我组织管理模式,增强自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整体科研水平,增加优秀作品产出率,形成优质大学生科技创新梯队,储备科技创新后备力量。
二、三年任务及年度任务目标
1、三年任务
结合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依托现有教学科研实验条件,实现资源共享,实行学生学科竞赛项目统一管理,科学配备指导老师,采取激励奖励措施,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创新、发明的积极性,提高本科生的学术水平,激励本科生原创性成果,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的能力,把实验班建设成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实践中心,打造一批具有社会效益、科技创新含量较高的学生科技项目,为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挑战杯)、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全国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全国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全国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全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全国混凝土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各类各级学科竞赛准备参赛作品,力争通过三年的时间,实现国家级一、二等奖零的突破。
2、年度任务目标
参照《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实验班年度任务指标》,设定年度任务目标如下:组织实验班学生参加各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以上,二等奖4项以上,三等奖5项以上;争取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以上,三等奖3项以上;申请专利2项以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鼓励和指导实验班学生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获得省级立项和资助2项以上,争取获得国家级的立项和资助。
三、生源选拔方案及淘汰机制
1、生源选拔方案
(1)选拔原则
公平、公开、公正、竞争、择优
(2)选拔对象
1、面向全校在读本科生遴选,实行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拔,班级人数原则上正式成员不超过30人,另外储备预备成员30人。
2、实验班主要以工程科技类创新培养为主,生源主要面向工科学院的相关专业,根据入围实验班的科技竞赛项目确定生源组成。
(3)选拔方式
①采用个人报名与教师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全校各年级本科生均可自由报名;教师、班主任可以推荐优秀候选学生。
②由项目导师团队组织对报名学生进行考察考核,考察主要侧重于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考核主要侧重于创新创业意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根据考察考核情况并参考学生的学业成绩,确定入围实验班的学生名单。
2、淘汰机制
(1)考核评价
实验班采取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学生评价体系,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每年进行一次学业评价。评价结果分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价方式包括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主观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导师评价,客观评价包括日常表现、科技创新活动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2)考核目标
实验班成员在考核年度内应至少完成以下1项考核目标:
①参加1项校级(不含校级)以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②参加1次校级(不含校级)以上专业学科创新竞赛或创业竞赛并获奖;
③在专业学术期刊参与发表1篇学术论文;
④参与1项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
(3)淘汰机制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学生将退出实验班:
①在实验班期间受到记过及以上纪律处分者;
②经全面考核,导师团队研究认为不适合者;
③考核学年内有1门(含1门)以上课程不及格者;
④学生自愿退出或毕业。
3、2017年生源选拔实施方案
(1)选拔方式
本实验班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培养形式,初步确定4个大学生科技竞赛项目进驻实验班,每个项目团队初次确定责任教师2人(共8人),责任教师需根据SITP班整体规划方案提出所在团队的实施方案,按照实验班分配给每个团队的学生名额,以项目团队为单位进行学生选拔工作。其中:
①力学竞赛团队:主要面向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基础力学实验竞赛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该团队以吸纳全??韫こ塘ρ?、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课程的专业学生为主,包括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包装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学院的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理学院的应用物理学专业等;也面向其他专业具有该方面科技专长的学生。本团队方向拟分配学生名额12人。
②结构竞赛团队:主要面向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该团队以吸纳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主,本团队方向拟分配学生名额6人。
③BIM竞赛团队:主要面向全国高校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全国高等院校学生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该团队以吸纳全校土建类专业的学生为主,包括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建筑学、城乡规划等专业,本团队方向拟分配学生名额6人。
④暖通学科竞赛团队:主要面向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全国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全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该团队以吸纳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主,本团队方向拟分配学生名额6人。
(2)时间安排:
①2017年4月11日-4月14日,导师团队研究确定实验班生源选拔方案和2017年班级教学活动安排;
②2017年4月15日-4月25日,发布学生选拔及报名通知,学生填写《湖南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实验班学生申请表》及上交报名材料;
③2017年4月26日至27日,学生自行联系项目导师,以导师团队为单位统一组织选拔考核工作;
④2017年4月28日,确定实验班最终学生名单(本次上报的名单包括正式成员和预备成员各30人)并上报创新创业学院。
四、2017年班级教学活动安排
本实验班的教学课程体系为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形式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习研讨,本年度教学活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通识教育课程
由创新创业学院统一组织和安排,聘请校内外创新创业导师专家服务团队采取讲座等形式统一为学生授课。
(2)理论教学
根据各项目团队的研究领域准备8个左右专题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理论讲授和互动研讨相结合,教学计划见下表:
团队名称 |
指导 教师 |
教学内容 |
学时 安排 |
时间安排 |
力学竞赛团队 (责任教师:陈海涛、董宇) |
陈海涛 |
理论力学(静力学) |
6 |
2017年5月 |
陈 斌 |
理论力学(运动学) |
6 |
2017年5月 |
陈海涛 |
理论力学(动力学) |
6 |
2017年5月 |
谢群丹 |
材料力学(拉、扭、弯曲) |
6 |
2017年5月 |
贺微波 |
材料力学(强度理论) |
6 |
2017年5月 |
董宇 |
材料力学(应力分析) |
6 |
2017年5月 |
陈海涛 |
大学生力学竞赛参赛技巧及总复习 |
6 |
2017年5月 |
暖通学科竞赛团队 (责任教师:徐爱祥、赵丽) |
李灿 |
传热学 |
6 |
2017年5月 |
刘建龙 |
流体力学 |
6 |
2017年5月 |
欧阳琴 |
工程热力学 |
6 |
2017年5月 |
李端茹 |
建筑环境学 |
6 |
2017年5月 |
赵丽 |
人工环境学科奖专业基础竞赛参赛技巧 |
6 |
2017年5月 |
徐爱祥 |
CAD软件及制图规范,空调设计实践 |
8 |
2017年5月 |
黄亚波 |
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参赛技巧 |
4 |
2017年5月 |
王志勇 |
空调设计实践 |
4 |
2017年6月 |
徐爱祥 |
制冷空调创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 |
4 |
2017年5月 |
向立平 |
制冷空调创新设计基本操作技能 |
4 |
2017年5月 |
王志勇 |
制冷空调创新设计能力 |
4 |
2017年5月 |
结构竞赛团队 (责任教师:?;?、刘方成) |
?;?/span> |
结构模型设计计算与分析 |
6 |
2017年9月 |
刘方成 |
结构模型设计创意 |
6 |
2017年9月 |
岳洪滔 |
结构模型加工制作 |
8 |
2017年10月 |
陈 斌 |
结构模型加工制作 |
8 |
2017年11月 |
BIM竞赛团队 (责任教师:周正华、曹磊) |
周正华 |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应用 |
4 |
2017年5月 |
曹磊 |
基于BIM的工程管理应用 |
4 |
2017年5月 |
?;?/span> |
基于BIM的协同应用 |
4 |
2017年5月 |
刘方成 |
基于BIM的协同应用 |
4 |
2017年6月 |
马永春 |
基于BIM的协同应用 |
4 |
2017年6月 |
梁斌 |
基于BIM的建模及专业应用 |
6 |
2017年6月 |
张金保 |
BIM设计大赛参赛技巧 |
6 |
2017年6月 |
(3)实践教学
各项目团队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主要采取企业考察、社会调研、学科竞赛、项目实践等形式,成果以设计作品、论文和专利等形式输出。具体活动开展时间另定。
(4)学习研讨
学生自主成立兴趣小组或自发组织经验分享会,导师团队参与过程指导。以“老带新”的形式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培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内,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强化培训,提升新学员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营造学习氛围。具体活动开展时间另定。
五、班级日常运行和管理制度
1、管理机构
学院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办,具体负责组织实验班的日常运行和教学工作。
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
组 长:寇广孝、陈科良
副组长:王志勇、李灿、付华、祝方才
成 员:胡均、李琳、周跃军、杨庆光、周正华、赵丽、董宇、?;?/p>
欧志华、刘岳林、陈海涛、徐爱祥、付峥嵘、左明汉、向立平
办公室主任:胡均(实验班联络人)
2、管理机制
实验班实行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导师团队、班委会三级管理,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牵涉的全局规划、重大决策、活动组织、考评表彰等重大事宜进行决策,并指导实验班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2)导师团队采用首席指导教师负责制,首席指导教师全面负责班级的组织工作,根据班级的培训、竞赛、教学需求组建导师团队,人数不限。导师团队具体贯彻落实班级教学、管理、竞赛等各项工作,负责学生的指导、管理、监督和考核,负责班级活动的规划、组织和实施。
(3)采用公开竞选方式组建班委会,班委会协助导师团队进行班级管理,负责班级活动的申报、开展、记录和考核工作。
3、日常运行和管理制度
(1)导师管理
①采取双导师制:在校内遴选责任心强、指导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老师担任项目导师,聘请业界内的企业家、成功创业人士、知名校友担任社会导师。
②受聘导师实行奖励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每年度进行一次总结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导师或导师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考核不合格的给予一年整改期,连续两年不合格的,解除导师资格并在五年内不再接受其导师资格申请。
(2)教学模式
①授课方式:项目导师和社会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为实验班学生授课或开设讲座、组织学习讨论。
②实践训练:导师团队对学生的学习、实验、科研等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安排企业考察学习、校外专题考察或实验室助研,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积累社会经验。
(3)日常运行管理
①配备专用教室,为学生的学习和科研训练提供良好条件,导师团队与班级成员共同维护学习工作区域的卫生和整洁。
②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的学业计划,包括个人的学习计划、参加项目计划、以及参加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计划,并在每年底进行个人学业总结。
③班委会负责班级成员的考核工作,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各类科技竞赛或创新项目等创新活动,都纳入考核范畴,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激励和淘汰的重要依据。
④班级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活动前要有完整的申请报备记录,要做好活动的文字和影像记录资料,以便备查备用和总结宣传;创新创业办公室负责协调统筹会议场地和所需教学资源。
⑤定期组织召开导师团队例会和班级总结会(每月1次),导师或班级不定期自发组织经验分享会。
(5)经费管理
①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和学校经费管理使用制度,专款专用,以保证实验班教育教学活动正???。
②在学校下拨的经费额度之内,导师和学生可以申请项目和教学活动经费支持,具体额度和执行要求由导师团队共同协商确认。
③导师团队应努力从拓宽渠道争取教学资源和经费支持,用于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开展。